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生态学导师介绍:崔国发

 

导师详细信息

导师姓名: 崔国发  照片:无
性别: 出生年月: 1965 年1 月9 日
院系名称: 自然保护区学院 一级学科: 生物学
二级学科: 生态学 研究方向1: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研究方向2: 森林生态系统 研究方向3: 自然资本评估
政治面貌: 请选择 现任职务: 秘书长
现在职称: 教授 职称评定时间: 2002 年7 月1 日
导师最后学历: 博士 导师最后学位: 博士
获学位时间: 1 年1 月 获学位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是否院士: 非院士 是否留学:
留学国别:   留学时间:  
硕导、博导: 硕导 批硕、博导时间: 1999 年1 月1 日
在读硕士: 7人 毕业硕士: 1人
在读博士: 0人 毕业博士: 0人
上岗时间: 1999 年1 月1 日 现在在岗否:
是否外聘导师: 原外聘单位名称:  
是否千百万人工程: 是否长江学者:
其它称号:   所在学科是否博士后流动站:
工作简历: 1982.09-1986.07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6.09-1989.01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提前半年获得硕士学位。
1989.02-1996.02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培育和荒漠化防治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1992年被定为“黑龙江省跨世纪后备学科带头人”。 1992-1995期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森林生态系统。
1996.03-1998.03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生物学科博士后站,博士后。
1998.04-2003.04 北京林业大学,曾任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教研室主任、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任自然保护区学科学术带头人和负责人,兼任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秘书长。
教学工作: 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学”学科,得到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使之成为博士和
硕士学科专业点。依据在北京市的科研成果和基础,促使我校“生态学科”成为北京市重
点学科。
为研究生主讲“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为本科生主讲“生态工程学”和“生态
学”。
研究领域: 目前主要从事自然保护区学研究领域的工作,主要在以下三方面开展科研工作:
1.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2.森林生态系统
3.自然资本评估理论与方法
从2002年开始,探索湿地生态系统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问题。
在研课题: 1。北京主要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濒危程度研究,2002-2003,18万元,主持人;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快速评估技术,2001-2003,15万元,主持人;
3。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和分类分级管理系统研究,2002-2005,140万元,主持人;
4。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研究,2002-2005,20万元,主持人。
论文目录: 1998年以来文章目录:
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植物濒危程度和保护级别研究,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任务,2000.8,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
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蒙古额济纳绿洲退化原因和防治对策,2001.5,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技术
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世界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任务,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功能区划分,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植物保护与利用研究,2001.5,2001.5,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高新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森林植被现状及分类,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问题探讨,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城市绿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植物资源分类及评价,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价,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海南生物多样性研究展望,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妙峰山风景区自然保护小区规划研究,2003.1,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酸度研究,2000.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固沙林水分平衡与植被建设可适度探讨,1998.6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植物资源分类及评价,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维管植物区系分析,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苔藓植物新资料,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种子植物新发现,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小兴安岭五营林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研究,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喇叭沟门林区森林燃烧性及防火区研究,2000.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干旱半干旱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研究,2001.5,2001.5,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高新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多样性研究,2002.5,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青海植物志》补遗,2002.5,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陇东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2002.1,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保护区发展形势和面临的任务,2002.4,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有效管理;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forested mountain
areas of northeast China,September 1999,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Ecosystems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December 2000,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Les reserves naturelles en Chine:bilan et perspectives,2000.1,TENDANCES DE
L’ECONOMIE CHINOISE。
著译目录: 1.《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王献溥,崔国发,2003);
2.《保护生物学》(李俊清,李景文,崔国发,2002)
科研成果: 1998年以前,主要从事森林生态和森林培育方面的研究。1989年2月至1998年3月,主持
和参加完成科研课题8项,发表论文18篇(其中第一作者12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2部。
1997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5名);1996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第1名),1997年被原林业部列为推广项目。
1998年至今,主要从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研究
和教学工作。主持和参加研究课题10项,在研5项,完成5项。2002年获中国科协、国家经
贸委优秀成果奖1项(第2名); 2000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2名)。共发表
论文33篇,其中第一作者15篇、责任作者3篇;编著1部(第2名)、参编1部 (第3名)。依
据研究成果,促成北京市最大保护区“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参加创建全国
唯一的自然保护区研究机构,“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使之成为教育部和国
家林业局共建项目。
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1)怀柔县喇叭沟门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1998年12月25日,依据 “怀
柔县喇叭沟门林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项目结果,向北京人民政府提交了
“建立北京市级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的建议”。1999年12月13日市政府做出“关于建立北
京市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的批复”。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面积18482.5公顷,占市国土面积
的1.1%,使市级自然保护区的水平增长1.89倍。建立“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使北京市
最大面积的天然森林得到有效保护,不仅可以保护北京地区为数很少的原生性森林和燕山
的物种基因库、生物安全岛,以及森林旅游资源和经济植物资源,而且可以有效保护密云
水库上游的水源涵养林和燕山山脉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该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
密云水库主要饮用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振兴地方经济,保护首都生态环境具有明显
的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和社会政治意义。研究报告中提出的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可
持续利用方案不仅为喇叭沟门乡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
1999年,生态旅游业的开发为该乡的孙栅子村引进资金200万元;并给当地村民带来103.2
万元的收益(其中建设和劳务费80.0万元,民俗接待户7.0万元,游览车3.0万元,门票3.2
万元,饮食娱乐9.0万元,其它1.0万元),比1998年增加90多万元。另外,通过对当地干
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当地的领导和居民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也认识到
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现在,保护森林资源已
经变成自觉的行动,积极配合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工作。
(2)北京延庆县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研究该项目首次对北京延庆县森林植被
的价值进行了评估,并对森林植物种类和数量、野生动物种类进行了全面普查,开展了物
种多样性编目,完成了当地植物濒危程度和保护等级的评定;对当地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
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和方法,为自然保护区的科学建设和
有效管理提供了依据。延庆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2个,总面积53050
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7.2%,是北京市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的县。但从1985年开始建立
自然保护区以来,没有建立比较科学完整的建设及管理办法,只是以封闭管理为主。依据
该研究项目成果,延庆县的松山、玉渡山、莲花山、野鸭湖四个自然保护区按照规划逐步
进行实施,为其它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3)北京云蒙山和雾灵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北京雾灵山扩
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提
供依据。
(4)大熊猫栖息地恢复预研究 该项目的研究结果为恢复重建大熊猫的繁殖栖息地提供
了科学依据,也为制定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域建设规划奠定了基础。
表彰和荣誉:  
主要兼职: 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委员
备注:  
办公室电话: 010-62338266
住宅电话: (暂不公布)
传真: 010-62337944
手机: (暂不公布)
通讯地址: 北京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155信箱
邮政编码: 100083
电子邮件地址: rcnr@263.net
主页地址:  

新闻来源: https://www.chinakaoyan.com/info/article/id/83937.shtml

声明: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kaoyan1365@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