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导师介绍:张有光

 

导师详细信息

姓名:张有光

性别:男

出生年份:1963

职称:教授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首次聘任导师时间:2003

现聘任导师一级学科名称:电子科学与技术

现聘任导师二级学科名称: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聘任在第二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无

聘任在自主设置学科培养博士生专业名称:集成电路设计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自旋电子器件、电路与集成系统

电子信箱:Zyg@buaa.edu.cn

办公电话:82314978

办公地点:新主楼F1018

通信地址:北京市学院路37号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个人简介:

重新确认时间为:2011年3月

评现职时间:2003年,教授,

个人基本情况:

姓名:张有光;性别:男;出身年月:1963年5月

1984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系;1987年获北京大学数学系硕士学位;1990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博士学位;

1991年以后在北航电子工程系工作,1994年评为副教授,1996年担任210研究室主任,2002年担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

2003年评为教授,同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7年担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教学副院长,第六届中国通信学会理事,中国自动识别协会专家组成员,ISO/IECSC31中国射频识别标准工作组成员。2012年第七届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2013-2017教育部航空运输与工程教指委分委员会委员、2013-2015《工信和信息化》杂志编委。

专业为: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

研究方向1:研究新一代存储体系与计算体系,如基于自旋电子的器件及逻辑计算,可实现低功耗、高可靠、防辐射的存储器与计算体系。基本工具为自旋电子学、有限域理论、编码理论以及矩阵半张量积。

合作伙伴:自旋电子交叉中心赵巍胜教授,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胡永才教授,国内大唐集团联芯科技公司、深圳硅格公司;

研究方向2:无线信道容量、无线网络编码,具体内容为:借用算子值自由概率等现代数学工具,研究相关信道的建模、容量、优化、自适应等问题;借用矩阵半张量积等数学工具,研究空时频三维以上联合编码以及网络信息论。

教学情况:本科课程:电子信息工程导论、随机过程理论、电子信息案例分析;研究生:通信网络理论基础;

人才培养情况:已毕业博士3名、硕士研究生65名,在学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10名(已有5名同学获教育部联合培养基金到国外学习,同时还有2名同学硕士毕业后推荐去攻读博士);博士培养目标: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管理能力;已有多名毕业生担任企业中高层经理。

科研项目情况:

承担了:十五、十一五863射频识别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认知无线电、低噪声放大器;在信息技术标准、通信网络等方面积累了很好的研究基础。

在研课题:

973子课题名称:空地协同通信协同系统2010-2014

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网络化协同空管,第一期2010-2012,第二期2013-2015

研究特点:采用现代数学、物理工具解决无线通信、芯片设计领域中的问题。

学术论文与专著

1、《桥函数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专著,国防工业出版社,第二作者,1992年4月;

2、《多载波通信》杨列亮著,张有光、潘鹏、孙玉泉等翻译

1.A fully integrated CMOS voltage regulator for supply-noise-insensitive charge pump PLL design 2010. vol. 41 240-246 Microelectronics Journal学生第1作者(排名2)

2.Time-Frequency Iterative Multiuser Detection in Time-Frequency-Domain Spread Multicarrier
DS-CDMA Systems over Nakagami-m Fading Channels 2010.vol.22pp.2-13 Europen Transactions on Telecommunications学生第1作者(排名3)

3.The Development of On-Chip Serial Link Transmitter for MAPS 2010 vol. 57 543-549 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学生第1作者(排名6)联合指导

4.A Supply-Noise-Insensitive PLL in Monolithic Active Pixel Sensors 2011 vol.11 2212-2219 IEEE Sensor Journal学生第1作者(排名2)

5.Redundant Residue Number System Assisted Multicarrier Direct-Sequence Code-Division Dynamic Multiple-Access for Cognitive Radios 2012 vol.61(3) 1234-1250 IEEE Transaction on Vehicular Technology学生第1作者(排名3)

6.High reliability sensing circuit for deep submicron spin transfer torque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2013 vol.49(20) 1283-1285 IET Electronics Letters 学生第1作者(排名4)期刊封面并作为唯一热点论文

7.A low-cost built-in error correction circuit design for STT-MRAM reliability improvement 2013 vol.53 1224-1229 Microelectron. Reliab 学生第1作者(排名6)

8.On the Asymptotic Spectral Efficiency of Uplink MIMO-CDMA Systems Over Rayleigh Fading Channels With Arbitrary Spatial Correlation 2013 vol.62(2) 679-691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学生第1作者(排名2)

9.Capacity of Generalized Network MIMO Systems With Multicell Processing 2013 vol.7(17) 1925-1937 IET Proceeedings Communications: Special Issue on Cooperative Wireles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学生第1作者(排名2)

10. Comparative study of various multiuser detection and base-station cooperation schemes for uplink multicell systems 2013(71), pp.1-16 EURASIP Journal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学生第1作者(排名3)

获奖情况:

94年获航空部科技成果二等奖,95年国际图书博览会优秀图书奖;

2009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3)

2011年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优秀指导教师

2013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3)《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具有空天特色的创新型电子工程人才》

2013年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

2013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2)

联系方式:

邮编:100083;电话:82314978(办),地点:新主楼F806,电子邮箱:zhangyouguang@vip.sina.com

新闻来源: https://www.chinakaoyan.com/info/article/id/85045.shtml

声明: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kaoyan1365@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