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环能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导师介绍:崔有为

 

一、基本情况

崔有为,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环境工程实验室主任,入选北京市拔尖人才计划,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讲教师,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

【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

2000.09-2002.06: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2002.09-2006.03: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2006.06-2008.12: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讲师;

2009.01至今: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0.01-2012.4: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北京市工程技术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作为《Water Research》、《WaterScience & Technology》、《Clean-soilair water》等国外英文刊物的审稿人。

【联系方式】:

电话:010-6739293,15810670246

传真:010-67392913

E-mail:cyw@bjut.edu.cn

二、所在学科和主要研究方向

1、所在学科

环境工程专业

2、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工程

【方向一】:可持续性废水处理技术与生物质回收

【方向二】:高盐废水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

【方向三】:嗜盐微生物资源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三、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承担的科研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科研项目有2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4项,工业界项目10余项)<?/b>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Haloferaxmediterranei代谢有机废水合成PHA和EPS的竞争机制及其强化PHA的定向调控,2015.1-2019.12(课题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嗜盐混合菌群处理高盐有机废水过程中PHA积累机制及其种群生态研究,2012.1-2015.12(课题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盐废水短程脱氮的工艺控制策略及其微生物生态机理研究,2009.1-2012.12(课题负责人);

(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嗜盐混合菌代谢高盐有机废水合成PHA组分的影响机制及其定向调控,2013.1-2015.12(课题负责人);

(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分散回用体系TDS积累下脱氮种群演替规律与种群优化,2009.1-2012.12(课题负责人);

(6)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面上项目:高盐废水嗜盐污泥短程脱氮及其种群优化研究,2012.1-2013.12(课题负责人);

(7)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项目:嗜盐古菌PHA强化生产技术研究,2015.1-2018.12(课题负责人);

(8)国家“863”计划项目:节能降耗城市污水处理装备与过程控制系统集成与示范,2012.11-2016.12(研究骨干,排名第2);

(9)国家“863”计划项目:活性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与方法及中试研究,2007.1-2009.12(研究骨干,排名第4);

(10)"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SBR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关键技术,2007.1-2010.12(研究骨干,排名第3)。

(11)中国航空工业规划建设科技攻关项目:航空工业电镀、荧光与乳化液高难处理废水处理关键技术与集成,2013.1-2016.12(课题负责人);

(12)中国同仁堂科技攻关项目:川乌类中药材炮制废水生物解毒处理技术、工艺与成套化研究,2014.1-2016.12(课题负责人);

四、研究生培养

1、主讲研究生课程

水处理实验原理与分析技术

2、培养的研究生获奖情况:

(1)国家研究生奖学金(学术研究类);

(2)北京工业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3)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创新奖;

(4)教育部学位论文后盲审全优。

五、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1、科研奖励

【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城市污水处理脱氮除磷关键技术与运行优化”获201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时间:2012年3月;

【大连市科学技术奖】“大生活用海水冲厕”获2005年度大连市科技奖二等奖,时间:2005年12月;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含盐生活污水生物处理特性及其强化”获2006年度北京工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时间:2006年6月;

2、教学获奖

【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09年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北京市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得北京市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北京工业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08年获得北京工业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六、科研成果

1、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1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SCI、EI检索论文10余篇,10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1)Cui Youwei*, Ding Jieran, Ji Siyuan, Peng Yongzhen. Start-up of halophilic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from hypersaline wastewater by estuarine sediments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2), pp 281-292, 2013.

(2)Cui Youwei*, Su He, Chen Yefei, Chen Yongbao, Peng Yongzhen. Mechanism of Activated Sludge Floc Disintegration Induced by Excess Addition of Sodium Iron. Clean-soil, air and water. DIO: 10.1002/clen.201300873, 2014.

(3) Cui Youwei, Peng Chengyao, Peng Yongzhen*, Ye Liu. Effects of Salt on Microbial Populations and Treatment Performance in Purifying Saline Sewage Using the MUCT Process. Clean-soil, air and water. 37 (8), pp 649-656, 2010.

(4)Cui Youwei, Wang Shuying*, Li Jing. On-line Monitoring for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in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7(3), pp 484-492, 2010.

 (5)Cui Youwei, Peng Yongzhen*, Peng, Chengyao,Ye Liu. Achieving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by salt inhibition.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3 (6), pp 115-122, 2006.

(6)Cui Youwei, Peng Yongzhen*, Gan Xiangqing, Ye Liu, Wang Yayi. Achieving and maintaining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7(5), pp 794-797, 2005.

(7)Cui Youwei, Peng Yongzhen*, Wang Shuying. A Fuzzy Control Strategy for Community Competitio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in EBPR SBR. Chemical engineering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 pp 89-99, 2008.

(8)Cui Youwei, Peng Yongzhen*, Wang Shuying. On-line evaluation of competition behaviour between PAOs and GAOs in EBPR SBRs. Water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p 493-500, 2006.

(9)崔有为*,丁洁然,陈叶菲,苏贺.盐度入侵城市污水处理厂对淡水活性污泥的毒性抑制.化工学报,5,pp1566-1573,2012.

(10)崔有为*,丁洁然,李晶,陈叶菲,苏贺.嗜盐污泥处理高盐生活污水的短程硝化及其诱因辨析.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4,pp552-562,2012.

2、申请专利

申请和授权专利15余项,10个代表专利如下:

(1)崔有为,丁洁然.一种高盐废水短程脱氮生物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201110026645.3

(2)崔有为,丁洁然.一种高盐废水短程脱氮生物处理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201120026645.4)

(3)崔有为,陈叶菲,苏贺.一种提高淡水活性污泥硝化菌群耐盐能力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201120435063.1).

(4)崔有为,陈永宝.一种提高淡水活性污泥硝化菌群耐盐能力的方法.发明专利(201110346190.9).

(5)崔有为,卢鹏飞.嗜盐混合菌以葡萄糖为底物连续生产PHBV的方法.发明专利(201410093245.3).

(6)崔有为,冀思远.嗜盐古菌在开放条件下连续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生产PHA的方法.发明专利(201410324698.2).

(7)崔有为,冀思远.嗜盐混合菌连续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生产PHA的方法.发明专利(201410324491.5).

(8)崔有为,张宏宇.一种以测量COD间接确定渗透探伤废水中荧光物质浓度的方法.发明专利(201410234549.7).

(9)彭永臻,崔有为.改进的MUCT工艺及装置,发明专利(200610089280.3)

(10)彭永臻,崔有为.改进的UCT工艺及装置,发明专利(200610089281.8)

新闻来源: https://www.chinakaoyan.com/info/article/id/89915.shtml

声明: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kaoyan1365@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