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周燕芬

 

周燕芬(ZhouYanfen)

出生年月:1963年4月

毕业院校: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学位:文学博士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

学术领域:中国现当代文学,当代文学批评

学习、工作经历:

198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本科,获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西北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2003年至2005年在复旦大学博士后中文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至2010年被聘在韩国韩南大学讲学一年。

代表著作:

1.《文学观察与史性阐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因缘际会——七月社、希望社及相关现代文学社团研究》,武汉出版社2011年版。

3.《执守·反拨·超越—七月派史论》,中华书局2003年版。

4.《中国20世纪文学现代品格论》(合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综史》(合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代表论文:

1.多元融合与创造性转换——胡风文艺思想构成解析,《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2.七月派的救亡姿态与启蒙精神,《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4期。

3.文学流派与经典营构——以“七月派”为例,《人文杂志》2004年第4期。

4.个性的张扬与现代文学风格的演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5.贾平凹与30年当代文学的构成关系,《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5期。

6.现代同人刊物的反专制思想精神探析——以胡风的编辑活动为个案,《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5期转载。

7.“去地域性”与“去史诗化”——新世纪陕西长篇小说创作群体观察,《光明日报》2013年2月26日。

8.论胡风主体性现实主义理论的经典价值与实践意义——以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的创作为例证,《西北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4年第4期转载。

9.当代陕西长篇小说的代际演变与艺术贡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0.1950年代中国文艺运动中的文学问题——以对《武训传》《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为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7期。

获奖情况:

1.陕西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7)

2.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

3.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

4.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3)

5.陕西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8)

科研项目:

1.当代陕西长篇小说的代际演变与艺术贡献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2020。

2.当代陕西女作家研究,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2012。

3.当代陕西作家作品研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2002—2006。

4.七月社、希望社及相关现代文学社团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之子项目,2003—2006。

5.《七月》《希望》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基金项目,2004—2006。

学术会议:

1.“海峡两岸历史文学与戏剧的交响”学术研讨会,台北,2002年

2.“全球语境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汕头,2004年

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保定,2008年

4.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与当代文化建设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10届年会,成都,2010年

5.“人文学刊与文化建设”研讨会,澳门,2011年

6.“纪念胡风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北京,2012年

7.“国际新移民华人作家北美笔会”,美国休斯敦,2013年

8.“东亚汉学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东京,2014年

新闻来源: https://www.chinakaoyan.com/info/article/id/138057.shtml

声明: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kaoyan1365@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