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罗玉涛
导师姓名:罗玉涛
性别:男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机械工程
招生层次: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所属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电动汽车驱动理论及控制技术、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联系电话:(020)87110191
电子邮件:ctytluo@scut.edu.cn
备注:
导师简介:
罗玉涛(LuoYutao),1993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一系汽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同期修读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为第二专业。199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工作。1998年2月至3月,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研修电动汽车专项技术。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国家公派赴美国UniversityofMichigan汽车工程中心做访问学者。至今已指导毕业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26人。现任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电动汽车研究所所长、新能源汽车技术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SAE电动汽车分会副秘书长、广东省质监局电动车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等。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罗玉涛教授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将科研实践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术道德的培养。为本科生讲授过《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课程,并为研究生讲授了《车辆系统仿真及优化》、《电动汽车学》等课程。
罗玉涛教授主要从事电动汽车设计方法及其系统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系统研究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整车设计方法,提出了适应不同使用要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混合动力与传动系统方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车集散式控制总线网路;(2)研究了电动汽车整车的动力学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行驶工况的能量分配控制方法,形成了电动汽车的设计、建模与仿真平台;(3)提出了集散式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掌握了动力电池的工作特点及规律,有效提高了电池组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4)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耦合无级变速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实现电子无级变速,同时作为结构紧凑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5)提出了具有内置悬置结构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该发明不仅能有效衰减路面激励对轮毂电机气隙的不利影响,同时可以大大降低轮毂电机电磁激励对整车平顺性、轮胎动载荷等的不利影响。
罗玉涛教授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子课题、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和企业委托的多项横向课题;目前主持有“十二五”“863”计划项目“基于广汽传祺乘用车混合四轮驱动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企业委托的多项课题。罗教授已在《IEEETransactionsonVehicularTechnology》、《InternationalJournalofVehicleDesign》、《ChineseJournalofMechanicalEngineering》、《SAEWorldCongress》等国内外知名刊物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90多篇,其中SCI、EI收录40多篇;编写了《电动汽车学》和《现代汽车电子技术》2部著作;申请专利20多项,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多项专利向广汽集团乘用车公司等知名企业进行了技术转化。
目前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的动力与传动系统、电动汽车电能储能系统及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等方向的研究。
性别:男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招生专业:机械工程
招生层次: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所属院系: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电动汽车驱动理论及控制技术、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联系电话:(020)87110191
电子邮件:ctytluo@scut.edu.cn
备注:
导师简介:
罗玉涛(LuoYutao),1993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一系汽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同期修读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为第二专业。1996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工作。1998年2月至3月,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研修电动汽车专项技术。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国家公派赴美国UniversityofMichigan汽车工程中心做访问学者。至今已指导毕业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26人。现任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电动汽车研究所所长、新能源汽车技术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SAE电动汽车分会副秘书长、广东省质监局电动车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等。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罗玉涛教授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将科研实践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术道德的培养。为本科生讲授过《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课程,并为研究生讲授了《车辆系统仿真及优化》、《电动汽车学》等课程。
罗玉涛教授主要从事电动汽车设计方法及其系统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系统研究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整车设计方法,提出了适应不同使用要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混合动力与传动系统方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车集散式控制总线网路;(2)研究了电动汽车整车的动力学计算模型,提出了基于行驶工况的能量分配控制方法,形成了电动汽车的设计、建模与仿真平台;(3)提出了集散式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掌握了动力电池的工作特点及规律,有效提高了电池组的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4)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耦合无级变速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实现电子无级变速,同时作为结构紧凑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5)提出了具有内置悬置结构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该发明不仅能有效衰减路面激励对轮毂电机气隙的不利影响,同时可以大大降低轮毂电机电磁激励对整车平顺性、轮胎动载荷等的不利影响。
罗玉涛教授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子课题、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和企业委托的多项横向课题;目前主持有“十二五”“863”计划项目“基于广汽传祺乘用车混合四轮驱动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企业委托的多项课题。罗教授已在《IEEETransactionsonVehicularTechnology》、《InternationalJournalofVehicleDesign》、《ChineseJournalofMechanicalEngineering》、《SAEWorldCongress》等国内外知名刊物和重要国际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90多篇,其中SCI、EI收录40多篇;编写了《电动汽车学》和《现代汽车电子技术》2部著作;申请专利20多项,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多项专利向广汽集团乘用车公司等知名企业进行了技术转化。
目前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的动力与传动系统、电动汽车电能储能系统及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等方向的研究。
新闻来源: https://www.chinakaoyan.com/info/article/id/170485.shtml
声明: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kaoyan1365@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