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睿

 

教师介绍-杨睿

1968年9月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学及光电子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主持并参加多项国家及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近年来,与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上海光机所、北京理工大学、昆明物理所、以及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的科研协作关系。

目前正在参加国家发改委“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建设项目之一的“大型高海拔空气射簇观测站”(LHAASO)大科学工程项目(投资约10亿),承担了其中24台契伦科夫望远镜的研制工作。

同时,与云南天文台合作开展大型天文望远镜相关技术研究工作;并开展受激拉曼散射方向的研究及光学微腔相关前沿探索研究。

教育和工作经历

1997年7月—至今,云南大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

2003年9月—2010年7月,云南大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理论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4年9月—1997年7月,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光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2年11月—1994年8月,中国科学院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助理工程师。

1990年7月—1992年10月,云南电视机厂,助理工程师。

1986年9月—1990年7月,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应用光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获奖情况:

2013年4月云南大学“第九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

2004年11月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

契伦科夫望远镜:主要开展用于高能宇宙线探测的契伦科夫望远镜的研制;

天文应用技术:主要开展太阳望远镜及夜天文望远镜系统光学设计及杂散光分析研究;

红外应用技术:主要开展红外光学系统设计与红外目标探测技术研究

激光光谱学:主要开展受激拉曼散射光谱技术与研究;

光学微腔:主要开展光学微腔的高灵敏度传感研究。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1-2012.12):“用荧光外部种子植入法增强液芯光纤的受激拉曼散射”(批准号:10964015),圆满结题。

(2)云南省教育厅基金(2003.10-2005.10):“用激光增益获取弱拉曼模式的受激拉曼散射光谱”(批准号:03Y166A),圆满结题。

参加项目: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2.1-2004.12):“非对称谐振腔的受激拉曼散射研究”(批准号:10174046),圆满结题。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1-2008.12):“消逝波耦合的微形球腔中的受激拉曼散射研究”(批准号:10564005),圆满结题。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1-2011.12):“消逝波激励的多波段回音壁模式激光器及多通道光纤放大器研究”(批准号:60877037),圆满结题。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1-2015.12):“毛细管成像法及其在液相扩散系数测量中的应用”(批准号:11164033)。

(7)国家发改委重大科技项目:“大型高海拔空气簇射观测站”(LHAASO)。

(8)中国科学院天文专项项目:“1米红外太阳望远镜研制”。

(9)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CGST)预研项目。

发表科研论文列表

(1)杨睿,王亚丽,陈天江,江楠,普小云,增强圆形谐振腔中弱增益拉曼模式的受激拉曼散射光谱[J],中国激光,2004,31,March.

(2)普小云,杨睿,王亚丽,陈天江,江楠,用染料激光增益降低二元混合物中少量化合物的受激拉曼散射可探测浓度[J],物理学报,2004,53(8).

(3)Yang Rui , PU Xiao-yun , Jiang Nan, Classical theory of enhancement of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of weak-gain Raman modes by dye lasing gain [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5).

(4)杨睿,江楠,普小云,用染料荧光增益增强弱增益模式的受激拉曼散射的经典理论[J],光散射学报,2007,19(1),March.

(5)杨睿,於文华,鲍洋,张远宪,普小云,消逝场耦合圆柱形微腔中回音壁模式结构的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08,57(10).

(6)Rui YANG,Yang BAO,Wen-Hua YU,Xiang-Long WANG,Xiao-Yun PU,

A Dispersion sensor using Whispering Gallery Modes in Cylindrical Micro-cavity [J],Proceeding of SPIE, 2009, Vol.7157.

(7)RuiYang, ApengYun, YuanxianZhang, XiaoyunPu, Quantum theory of whispering gallery modes in a cylindrical optical microcavity, Optik[J], 2011,122, 900–909.

(8)YANG RUI, JIANG NAN, LIU ZHONG, LI YINZHU,The optical design for LHAASO-WFCTA telescope[J],32ND INTERNATIONAL COSMIC RAY CONFERENC,2011, August.

(9)Rui Yang, Hai-peng Jin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fiber nonlinear polarization sensing based on whispering gallery modes” Proc. SPIE, Advanced Sensor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V, 2012,Vol.8561,856116。

(10)解道宏,马宏磊,杨睿,“外部荧光种子植入法增强液芯光纤中CS2的受激拉曼散射研究”,光散射学报,2012,24(3):321-324;

(11)马宏磊,金海鹏,杨睿,“外部荧光种子植入法增强液芯光纤的受激拉曼散射研究”,中国激光,2013,40(1):0115001-1-4。

(12)RUI YANG, Light concentrator for LHAASO-WFCTA[J],33RD INTERNATIONAL COSMIC RAY CONFERENC,2013, July.

专利

(1)杨睿,普小云,解道宏,马宏磊,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受激拉曼散射的方法”,专利号:201110265070.6,2013年6月授权。

指导研究生情况

硕士生(毕业:5人,在读:1人)

新闻来源: http://www.chinakaoyan.com/info/article/id/138508.shtml

声明: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kaoyan1365@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