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导师:尤海燕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导师尤海燕介绍如下:

尤海燕

副教授外语学院

联系电话: (021)54344900

办公地点: 外语楼516室

电子邮箱: hyyou@japa.ecnu.edu.cn

通讯地址: 200241 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研究方向

日本古典文学,中日比较文学文化,日本古代思想文化

社会兼职

日本和汉比较文学会会员,日本古代文学会会员

学术成果

著作类:

2013.6 专著:《《古今和歌集》和礼乐思想》(日文)勉诚出版(日本)

2005.3 合著:《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编委之一,并撰写<中古韵文>部分28项5万字)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文学研究室,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2 合著:《《经国集》对策注释》(日文),塙書房(日本)

译著类:

2010.3 《日本的诗歌》(原著大冈信,岩波书店,2005),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0.2 《茶之书》(原著冈仓天心,TheBookofTeabyOkakuraKakuzo,FoxDuffield&

Company,NewYork,1906)北京出版社大师小讲经典系列之一

2019.4 《柠檬哀歌:高村光太郎诗选》,北京联合出版社

论文类:

2019.8 《一曲“文章经国”的挽歌:嵯峨天皇的薄葬遗诏》,《外国文学评论》,2019年第3期

2016.3 《対策文における儒教的宇宙観》(日文),《アジア遊学》197《日本文学の中の<中国>》,

勉誠出版

2015.5 《日本古代文学中的“采诗制”》(中文),《外国文学评论》2015年第2期

2014.7 《十世纪前的日本礼乐思想史》(中文),《文史哲》2014年第4期

2012.11 《<古今和歌集>的崇古主义》(中文),《外国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2012.8 《日本<古今和歌集>编纂思想中的孔子意识》(中文),《东方论坛》2012年第4期

2011.3 《“公共”之“乐”》(日文),《公共的良识人》(公共哲学京都论坛报)第232期

2010.10 《古今和歌集》的真名序和假名序--以和歌发生论为中心(中文)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0年第5期

2010.3 《日本和歌敕撰和儒家礼乐思想》(中文),《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第一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3 《“物”和“心”――和歌的发生论》(日文),《古代文学》47

2007.5 《“风”“讽歌”和“そへ歌”——古代诗歌世界中的“风闻”》(日文),

《日本文学》56—5

2005.8  《从“风”到“そへ歌”——以《古今集》假名序的“そへ歌”为中心》(日文),

《和汉比较文学》35

1999.9 古代日本人生死观的转换及“飞花落叶”美意识的形成(中文)

《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2

期)全文转载

1998.9 《源氏物语》中雨和月的审美意义(中文),《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科研项目:

主持:

1、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八至十世纪初日本文学的思想性研究”17BWW030

2、2016年度日本住友财团亚洲各国日本研究项目“经国集对策文的研究”

3、2017年度华东师范大学在线教学平台优质课程建设项目“日语精读课拓展性学习系统建设”

4、2015年度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青年预研究项目《八至十世纪初的日本文学和人文主义思想》2015YYJ027

5、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日本古代和歌和儒家礼乐思想”

(2010-2013,项目编号10YJC752048)

6、2009年度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日本敕撰和歌集研究”

(2009-2011,2009年第34批)

7、2009年度日本三得利文化财团SANTORYFOUNDATION海外研究项目“日本的诗歌”(2009-2010)

课题组成员:

1、《经国集》横断性、综合性的研究(2009—2012)

日本学术振兴会基础研究项目C,项目编号21520209,主持人津田博幸

国际国内学会发表和讨论:

2017年12月9-10日,南京理工大学中日比较文学及其课程化第七届年会“日本古典文学教学中比较文学研究的可能性探索”

2016年11月11-12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年度国际日本学研讨会“日本古代の薄葬思想——淳和、嵯峨天皇の遗诏を中心に”

2015年9月19-20日,洛阳外国语学院第八届中国日本学研究论坛“《古今和歌集》两序的和歌艺术论”

2011年10月15-16日,“国际协作与日本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东亚日本语言文学国际

研讨会,发表论文《日本对策文中的儒家宇宙观——从桓武天皇的治政之角度》。

2010年11月27-28日,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东亚的礼乐”国际研讨会,任研讨会主

题点评人。

2010年9月11-13日,第98次公共哲学京都论坛“儒学开创的公共世界”,发表论文

《“私人”的“音”和“公共”的“乐”——“乐”的形成和《诗经》的编纂原理》并

参加主题讨论。

2009年10月5日,“青岛大学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首届研讨会,发表论文《日本的

和歌敕撰与儒家礼乐思想》并参加讨论。

2007年11月16-17日,日本菲利斯女学院大学日本文学国际会议,发表论文《礼乐思想、

和歌论及敕撰思想》,参加主题讨论《日文文学向何处去?——日本文学研究的可能性》。

2007年8月21日,2007年日本古代文学会系列研讨会“和歌表现开创的古代——语言的境界线

——”第8次会议“和歌的语言”,发表论文及主题讨论《物和心——和歌的发生论》。

2005年1月22日,日本和汉比较文学会第81次东部例会,发表论文《从“风”到“そへ

歌”——以《古今集》假名序的“そへ歌”为中心》。

新闻来源: https://www.chinakaoyan.com/info/article/id/326725.shtml

声明: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kaoyan1365@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