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范围

 

从云南艺术学院研究生院获悉,云南艺术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范围已公布:


考试科目


考试范围


民族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理论


(710)艺术学导论


一、艺术总论。


二、艺术系统。


三、艺术类型。


四、艺术的当代嬗变。


五、特点分析。


(810)中外艺术史


一、中外艺术(美术、音乐、戏剧、电影、舞蹈)的历史发展脉络。


二、中外艺术的基本常识。


三、中外艺术美学的基本知识。


四、中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潮及流派。


五、能够运用艺术学理论对中外重要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评析。


命题写作


在掌握中外艺术史基础上,运用艺术理论基本知识,对中外艺术现象、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艺术理论、艺术心理、艺术史、艺术家进行论述分析。


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音乐


(720)中西音乐史(一)


(721)中西音乐史(二)


1.熟练掌握中国音乐史(含古代—近现代部分)、西方音乐史(含古代—近现代部分)本科教学阶段的基础知识要点。


2.能够对中西音乐历史发展中的知识要点进行解释、简答及论述写作。3.中西音乐史(一)增加当代中国史及20世纪西方音乐史考试内容。"


(820)和声与作品分析(一)


(821)和声与作品分析(二)


1.作品分析


熟练掌握基础曲式分析原则,能对音乐作品进行曲式判断和结构段落划分,用图示及文字表明和说明作品分析结构要素、内容及特点。


2.和声分析


熟练掌握大小调体系功能化和声的全部内容,并为高音声部配和声,以及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和声。


民族音乐学写作


掌握相关学科、方向的定义、基本观念和发展历史、代表性人物、学科发展观点等有所认识,运用相关研究理论对其进行分析论述。


面试(综合素质测评)


考生需回答考委现场提问或根据需要进行演奏、演唱。


音乐教育学写作


熟悉音乐教育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中外音乐教育基本知识、国际著名音乐教育体系、音乐教育哲学主要流派进行梳理,对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中西音乐史专业理论笔试


熟练掌握中、西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各时期音乐发展的总体特点及表现形式、音乐风格、作曲家创作特征,相关音乐形态、音乐现象的概念,能运用音乐史学学科理论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


作曲方向钢琴演奏


演奏相当于车尔尼练习曲299或以上程度的作品。(可加试其他乐器)


作曲技术理论笔试(和声、复调、配器、曲式四选一)


1.和声:运用各类和弦为旋律配和声,并进行和声分析。


2.复调:运用各类对位技术进行复调多声部写作。


3.曲式:运用创作结构技术对音乐作品进行正确分析,包括调性布局、和声等作曲技术分析。


4.配器:管弦乐编配写作(含民族管弦乐)。


器乐创作


将指定主题动机发展成一首单三、复三、回旋、变奏曲式结构的钢琴独奏、弦乐四重奏、或其它器乐形式的二至五重奏作品。


演唱


1.美声:演唱咏叹调两首,外国艺术歌曲一首,中国艺术歌曲一首。


2.民族:演唱中国歌剧作品一首;改编、创作民族声乐作品一首;古诗词作品一首;地方民歌或戏曲一首。


演奏


1.钢琴:演奏技术性练习曲一首,复调一首,奏鸣曲快板乐章一首,以及乐曲一首(曲目选自浪漫派作品,近现代乐曲或中国作品),详见考试大纲。


2.键盘手风琴(传统低音及自由低音、BAYAN手风琴):巴洛克风格作品一首,练习曲一首,奏鸣曲快板乐章、组曲或现代风格作品一部。流行手风琴详见考试大纲。


3.中国乐器演奏(竹笛、扬琴、二胡、古筝)详见考试大纲。


4.西方管弦乐器演奏详见考试大纲。


钢琴或声乐教学能力测试


(一)钢琴演奏(演唱)内容:


1.钢琴演奏:技术性练习曲一首,巴赫平均律一首及奏鸣曲快板乐章。


2.演唱:中、外艺术歌曲各一首;中、外歌剧选曲各一首。


(二)教学综合能力测试:


1.现场抽取一首曲目进行教学(准备5分钟,教学过程10分钟)


2.现场抽取教学基础知识进行陈述,回答考委提问。


舞蹈学院音乐与舞蹈学、舞蹈


(730)中外舞蹈史(一)


(731)中外舞蹈史(二)


中西方古代、近代、现当代舞蹈发展及重要现象、思潮、人物、作品、流派等相关知识。


(830)舞蹈基础理论(一)


(831)舞蹈基础理论(二)


舞蹈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舞蹈学、舞蹈教学、舞蹈编导等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评论。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历史与文化研究复试


1.笔试: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民族民间舞蹈历史与文化相关知识;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命题写作。


2.面试:①考察考生综合素质情况。②舞蹈剧目表演。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复试


舞蹈教育学、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教法、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编排法、舞蹈作品表演与赏析。


舞蹈编导复试


舞蹈编导基础理论、编导技法相关知识与应用。


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戏剧


(740)中外戏剧史论


中外戏剧历史与理论。中外戏剧发展历史、戏剧理论、戏剧思潮和重要的作家作品。


(840)中外剧作分析


自古希腊戏剧以来欧美戏剧史中所涉重要的作家作品的分析;中国戏剧(戏曲、话剧)史中所涉重要的作家、作品的分析。


(741)戏剧综合知识


戏剧作为综合艺术所涉编剧、表演、导演及舞台艺术的相关知识。


(841)中外戏剧作品分析


从所报考的专业方向角度对欧美戏剧史中所涉重要的作家作品;中国戏剧(戏曲、话剧)史中所涉重要的作家、作品进行分析。


中外作家作品研究


中外戏剧重要剧目、戏剧思潮、研讨论争、舞台艺术研究学术成果、发展走向、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等。


中外戏剧史论方向面试


戏剧综合素质测试(中外戏剧基础理论与常识、戏剧编剧、导演、表演、台词语言等专业创作过程中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


剧本创作


根据命题当场创作小型剧本,形式可以是话剧、戏曲、电视小品、微电影等。


戏剧影视编剧方向面试


有关戏剧影视的创作现状、作家作品、社会文化现象等问题的看法、观点。


命题朗诵、命题表演(小品)


现场根据命题进行朗诵与小品表演。


电影电视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电影


(750)影视基础理论


考试内容围绕中外电影理论、影视风格流派、视听语言理论及创作理论进行全面系统考核。


(751)电影实践理论


一方面考查考生对电影创作基本原理与技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考查考生运用电影实践理论对当前电影作品(包括微电影)进行分析和解读的能力。


(850)中外电影史


中外电影史上主要的有代表性的人物、作品、风格、流派及主张。


(851)影片分析


基于下述范围但不局限于此:


1.电影史重要历史阶段的经典作品。


2.著名导演的代表作。


3.现当代影响力较大的重要影视作品。


4.获A级电影节重要奖项的艺术佳作。


5.具有较高艺术水准或价值的影视作品,包含经典电影作品及近期有影响力的电影作品(含纪录电影)。


影视作品分析及现象考察


运用影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民族电影相关研究理论及文化研究相关方法论对给定的影视作品和影视文化现象进行分析和解读。


纪录片史


考试内容围绕中外纪录片历史,就观念、风格、流派、作品、人物、事件展开考查,要求敏锐掌握并了解当下纪录片观念的新发展。


视听语言:命题创作


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命题要求完成实践创作。


作品审查


考生提交今年以来担任主创的纪录片一部,DVD格式,长度一小时以内,并附创作心得体会一份。


影视录音理论


考察学生录音基础理论的掌握;对录音工艺的理解;对声学知识和拾音技术的了解;对影视声音设计的认知。


声音录制:实际操作


根据设定的节目类型进行录音实操,按操作状况现场打分。


美术学院美术学、美术


(760)艺术理论(一)


(761)艺术理论(二)


艺术理论基本概念。


(860)中外美术史(一)


(861)中外美术史(二)


从原始美术——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美术史。


01美术史论①专业综合考试


美术领域的专业研究能力、综合能力和学术素养。


01美术史论②面试


表述能力、仪态仪表、思维能力。


02造型艺术创作与研究①写生


造型能力、表现能力。


02造型艺术创作与研究②创作


创作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01中国画①中国画写生


写生造型、笔墨及画面组合能力。


01中国画②中国画创作


对命题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能力。


02油画①油画写生


半身人物写生。


02油画②油画创作


构图能力,艺术语言表达能力。


03水彩①素描写生


半身人物写生。


03水彩②创作


创作构图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04版画①素描写生


全身人像写生。


04版画②创作


相关版种运用创作。


05影像艺术①现场命题拍摄


实拍能力和创作经验。


05影像艺术②综合图像创作


后期制作和做图的能力。


06雕塑①素描写生


素描人体。


06雕塑②泥塑人体


泥塑人体。


设计学院设计学、艺术设计


(770)设计史论(一)




1.“中国艺术设计史”部分(原始社会、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西夏时期、元代、明清时期、近现代、新中国的艺术设计)。


2.“外国艺术设计史”部分(史前、古代东方、古代西方的艺术设计,以及早期的工业设计、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


本科目主要考核考生对古今中外设计事物产生、发展脉络、发展规律、典型造物的工艺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考核考生对中、外艺术设计历史中的设计思想、流派等的熟悉、理解程度,以及考核考生综合运用史论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870)命题写作


1.对中外设计现象的分析(设计作品分析、设计艺术家分析、设计风格和流派的分析等)。


2.对当代设计现象的反思与批评。


3.对设计现象的人类学考察。


(771)设计史论(二)


1.“中国艺术设计史”部分(原始社会、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西夏时期、元代、明清时期、近现代、新中国的艺术设计)。


2.“外国艺术设计史”部分(早期的工业设计、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


本科目主要考核考生对古今中外设计事物产生、发展脉络、发展规律、典型造物的工艺、各个重要时期的设计思想、流派及其相关知识等的认知、掌握程度,以及考核考生综合运用基本史论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871)设计与评价


1.综合设计:结合专业属性,围绕给出的设计主题进行综合性的图形思考和视觉语言的表达,并做出相应的设计学理与价值分析,图文并茂,自行构图。


2.综合设计评价:围绕综合设计,对设计主题的现象、事件、思潮、热点及社会经济科技联系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观点并进行系统探讨。包括设计评价的基本理论模型及思路,设计评价的多维性;设计评价的层次;设计评价的方式等。


设计基础(一)


设计基础(二)


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设计表现技能,按照命题,用图形语言进行表现,体现考生造型功底、手绘技法与设计创意思维结合的能力。


专业设计(各专业方向)


考查考生的设计表现能力,根据所报考的专业或方向,按照给定的要求,进行快速的方案设计,要求从草图到方案整理,完成设计方案,并写出简略的设计说明。


面试


进一步考查了解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其他方面的状况。

新闻来源: https://www.chinakaoyan.com/info/article/id/468301.shtml

声明: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致信kaoyan1365@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广告图片